最近很喜欢 Codex,以前觉得是鸡肋,现在是真香,ChatGPT plus 的 20 刀真是越来越有价值了,还比 Claude Pro 慷慨。 不过,使用 Codex 的目标倒不是为了替代 Cursor,而是作为其补充,尤其是在手机上的可用性。 我对 Codex 的定位是,其无法作为主力。按照我的浅薄经验,任何只有一家 AI 大模型的 Vibe Coding 工具,都无法独当一面,容易走入 …...
Vibe Coding
基于文档的 Vibe Coding:README 与 docs 的分工
与 AI 协作编程的这半年,已经把 Vibe Coding 的过程还原成一件朴素的事:用文档与 AI 协作。 毕竟,对话里的噪音太多,只要 AI 没有突破上下文的限制,顾此失彼的修改是 AI 常有的事情。而文档可以成为与 AI 共享的相对稳定的语境,从模糊的念头到逐渐清晰的方案,从独立小任务的实现到基于文档的代码 Review。 ...
总算完成了个人博客的三种内容形式统一的最后一步。 短的想法(随思录)、普通博文和天空之眼的无人机全景照片,终于可以在博客首页、RSS 订阅和 Telegram 频道混合排序和更新,且,相互之间可互相引用,引用关系也会保留呈现。 在计划里,完整但很小的思考,以随思录呈现,没有写长文的压力,连标题都不用,比如现在这个短文。 完整但很长的想法,还是以博文输出,会有正式的标题。有趣的是,经常有那些 …...
很有趣的反直觉文章:重新发明轮子 很认可其中的两点: 1. 要真正从根本上理解某件事,你必须能够先实现一个简化版本。它是否优秀并不重要,甚至你可以在之后将其丢弃。(我认可是因为,试用一个东西和复刻一个东西所带来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尤其是 Vibe Coding 之后) 2. 每个解决方案都无法面面俱到,而且日常事务都存在无限的复杂性,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重新发明轮子,我们也有很 …...
今年是不想打工的一年实验…… 最近陆续遇到一些机会,也都婉拒了。朋友问我怎么想的,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梳理梳理。 其实没啥特别的,只是打算在 2025 年做一个实验:不再按部就班地打工,是否还能自己养活自己呢? 之前在外企,大厂,小厂和创业团队都待过,打工的差别真的不大,不管产品是 ToB 还是 ToC,最后基本都是 ToB(To Boss)。而且,还要去坐班,如果活儿多,加班无妨,如果活儿 …...
AI 编程最难的 20%:精细化修改
二八原则,也适用于 AI 编程了。 所有变因中,最重要的仅有 20%,虽然剩余的 80% 占了多数 最近,几乎每天在 Product Hunt (国外新品发布网站)上都会蹦出个 AI 快速构建应用的工具。我已经花了几十刀在 AI 编程工具 Cursor 上了,于是立马去最有名的 Bolt.new 试了一下,由于缺少耐心,指令相对敷衍,让 Bolt 给我写个笔记软件,结果,只生成了一个空白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