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们家的猫强行睡在我的电脑旁边,人不能随便走动,一离开就开始骂骂咧咧,毕竟这次自驾花了 9 天,也关了它 9 天。

原本我以为最终行程可能接近 2800 公里,没想到,汇总了一下实际导航里程,超过 3240 公里,下图中从杭州到广州的的长环为实际行程轨迹图,主要在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华南四省。

行程轨迹图

首先,必须感谢我司的支持,才可以有这次真·移动办公的一周经历,白天咖啡馆办公,晚上和周末迁徙,一种特别的公路旅行实验。

为什么会有这次自驾

主要还是一时兴起,五年没有回广州了,恰好有私事要去一次,想顺便刷一下高德上的足迹成就,就像塞尔达游戏里的「开图」,也想感受一下真正的电车长途驾驶体验,华南几乎是电车的最低难度了。

只不过,一开始,只有自驾往返广州是确定的,临行前确定了沙县作为途径点,毕竟它在清单里躺了好几年了。然后在路上我们搞懂了广州「开四停四」的限行,意味着,如果周日开到的话,第二周周三是我们可以待在广州的最后时间点,老婆说她想去汕头,那就沿海开回去,正好换个公路主题,去程穿山,回程沿海,最后的实际行程最成变成了这样,不过,不用特别细看:

周六从杭州一路开到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晚上又从沙县连夜开到龙岩市连城县
周日从连城县开到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又继续开到广州
周一待在广州
周二待在广州
周三白天待在广州,晚上经广州番禺、广州南沙、中山、东莞开到深圳
周四晚上从深圳开到汕头,途中遇到暴雨致路面塌方,堵了1个小时
周五待在汕头
周六上午开车前往南澳岛,下午从南澳岛开到泉州,晚上原计划从泉州开到福建市最北边的福安市,但从福清市开始暴雨,之后途中又遇到短时雷暴,堵了两个小时,改为夜宿福建省宁德市林厝服务区
周日从宁德开回杭州,在磐安县服务区停留了一下

最大的小遗憾

不得不说,本次公路自驾还是有很多小遗憾的,比如最大的这一个,未曾想到从深圳到汕头会路过隆江,早知如此,一定会把这个地方提前加为途经点,吃一次正宗的隆江猪脚饭再走,路过的时候已是深夜,令人唏嘘不已……

一定要聊的美食与烟火气

习惯了在城市大商场的觅食,在华南反而像个土鳖子一样,午夜时分,注视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依然灯火辉煌的餐厅,忍不住卧槽了好几声。

这也加大了伴随我们一路的疑问,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那杭州到底缺少了啥?似乎是一种"烟火气",这不是城市里的商场和美食街可以弥补的。

汕头、泉州、广州都有着浓厚的街边美食氛围,大排档一样的环境,营业到凌晨,街巷随便找一家餐馆味道都不算差。这与杭州所体现出来的精致不一样,不是说精致的不好吃,但他们都待在大商城,营业到10点,而出现在街巷的只是功能性餐饮,以饱腹为主的简易快餐。

在这烟火气下,深夜走在汕头的大街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径。即使是深夜,人流依然攒动,各家餐厅的名字更是无比接地气,光是读名字都会觉得,比如猪血汤、猪脚肚肉饭、鹅肉饭…… 肯定很好吃。

汕头街景1

汕头街景2

汕头街景3

不过,说到此次自驾排名第一的美食,必须是老婆已经安利一众朋友的广州的鸡煲,由于没有带我,在汕头的时候又去吃了一次,虽说不太一样,但不一样的好吃,广州更胜一筹,相同点是都加了一种石橄榄作为汤底。

汕头的鸡煲

汕头的鸡煲

汕头的牛肉粿条汤也是能进入榜单的,即使在酒店点其外卖也很好吃,非常喜欢他们处理的牛肉口感,嫩而不柴,恰到好处,记得再点个牛肉丸汤。而另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是在泉州吃完小吃匆忙带上一份的"四果汤",确实泉州最佳,冰甜可口,不腻,其实它算一种包含多种水果的甜品,还能在其中吃到汤圆,太适合这个夏季了。

在路上的风景

由于一直在路上,驾车为主,虽然大都是在高速或者高架上,但不同地区,开车的体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是我喜欢白天开车的原因,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去程的路上,基本都是穿山洞看远山,没有太大的风景起伏,不细看,是无法区分浙江的山上多竹子,而福建则是漫山的树。

粤港澳大湾区是第一段让我们感受到差异的地方,从广州到深圳,一路几乎没有留白的地方,全被城镇填满了视野,连声感叹这世界级城市圈的繁忙,江浙沪不能比。而且,从这里开始,慢慢步入沿海自驾主题,尤其是深圳宝安区附近的高速,在一座离岸的高架桥上,唯一的遗憾是,当时是夜晚了,感受不到太多海景。

后来,南澳岛弥补了这个缺憾,周六上午,我们缓慢驶过十公里跨海大桥,并沿着岛上的海边公路行驶了三四公里后才返程,很有 feel 的自驾体验。

南澳岛风景1

南澳岛风景2

回程途中有一个未能拍到的奇景,周六晚上,当我们顶着雨前行在从泉州开往宁德的路上,驶过福清市时,老婆说前面有海市蜃楼,我扫了一眼,以为是由于遮挡未能显示全部灯光的高楼楼顶,但开近一些才发现,这是一座半山腰的道观,通体发亮,配上这夜幕下的黑,诡异十足,像极了奇幻小说里的修仙观,写这篇文章时查了一下,这大概是福清市的石竹山道院。

石竹山道院网图

石竹山道院网图

后来,这诡异的气氛在福建继续得到了延续,前一天晚上的暴雨,虽然让我们堵了两个小时,但第二天的福建,只能用仙气飘飘来形容,视野所及,山顶皆有云海,很快就忘却了下雨的不愉快。

早起的山顶云海

早起的山顶云海

更明确的长途驾驶感受

虽然之前也开过 1200 公里到湖北,但只有武汉一个必需的经停点,不算真正的长途规划,而多次往返杭州与南京,也只有 250 公里左右,并且我还会经常偷懒半路停车休息一下。这次之后,我大概能感受到其中的节奏,一天可以跑多长时间,多远的距离,不停歇的情况下,一次多长距离更适合。

老实说,3200 公里开下来并不累,基本分摊在很多天里,虽然全程只有我一个人开,但只要上高速都尽可能开着辅助驾驶 AP,而且不得不说,短时雷暴的时候,雨刮器已经很难清理出一片看得见的视野了,但是辅助驾驶可以,依然将车稳定得保持在车道内,而我只需要把预期速度调低到 50 迈。

雨天驾驶

开图是一种乐趣

我很喜欢高德地图的足迹功能,这也是坚决不用车自带导航的原因,就像当年的迷雾地图,每到一个地方点亮一片区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点亮中国所有的城市,这既是地图导航也是记录本身。

而且不只是地图上的点亮,只有真切到了一个城市或者区域,原本在地图上只是一个点的地方,才会突然变得立体起来,比如汕头,比如深圳,比如泉州,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堆标签,而是实实在在的建筑、美食和人气,想想,仅仅只是能作为一个观察者,已经感到非常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