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很难说清楚,我是想玩《咚奇刚》所以买了 Switch 2,还是想换新 Switch 而买了《咚奇刚》,可能后者更重一些吧。

先说游戏,再聊新主机

从8月9日开始玩,到昨天算正式结束,整体游玩超过 30 个小时。回头来看,《咚奇刚》确实是个好游戏,很解压,可以乱砸一通,尤其是开了技能之后,我就成了破坏之王,砸天砸地,砸烂一切,很适合那些刚玩完一些严肃的魂类游戏,歇歇脚,闲暇时光就进来开砸。

「砸」这个设定甚至让我觉得,咚奇刚才是这个游戏最大的敌人,破坏之王,NPC 们居住的地底世界全被这只大猩猩给砸得稀巴烂,远甚于反派带来的威胁。

立体地图是这个游戏另外的特点,不同于以往的马力欧系列的常见线性关卡,《咚奇刚》里的游戏地图分层纵深,越往后会越有趣,有点半开放世界的气质,就是那些香蕉藏得都好隐秘。

很多人关心是否可以双人游玩,可以的,但这是个很脆弱的双人游戏,2P 参与感太弱了,核心是帮助操纵小女主宝琳,加速砸东西的效率,但无法控制游戏方向,我老婆参与了几次就没兴致了。

不过,从我的片面评价来看,它虽然是个好游戏,但还不算神作,我觉得某些游戏自媒体稍微夸大了些。《咚奇刚》没有最初马力欧奥德赛来得惊艳,故事很老套,游戏音乐也缺少记忆点,主角还是个不会说话的猩猩,甚至有点蠢,每次操作时就想起了《银河护卫队3》里的亚当。

image.png

另外一个要吐槽的是,游戏的视角切换幅度非常大,甚至会出现短暂黑屏,很多网友反馈会加重晕 3D,我算是幸运了。而且部分场景下会出现掉帧,但很少很少,只在某些 Boss 大战的时候会遇到。

最后,还是非常推荐玩这个游戏的,开心 30 个小时,然后,玩完卖掉卡带吧,不要买数字版……

对于 Switch 2 主机

image.png

我的主力机是 Steam Deck + PC,这个在之前提到过,但 Switch 也是我们的家庭必备主机,适合合家欢游戏和持续发布的任天堂第一方大作,以及,我老婆经常没事就会去海拉鲁大陆找呀哈哈,所以 Switch 2 是我们必然会更新换代的设备。

真正的触发点还是,总算有个不是赛车游戏的护航大作出现了,不然换新太尴尬了。到货的第二天,我们迅速把 Switch 1 代放到了闲鱼上出掉,就当做回血。

更大的屏幕,以及更高的画质输出,是最直观的上手体验,但要留意的是,其重量也快赶上我的 Steam Deck 了,本身续航一般,没想到,更低的续航是我的手,掌机状态下,游玩撑不了 1 个小时,手太酸了。

image.png

还有一些想吐槽的点,一个是艰难的游戏截图拷贝。直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没有购买 SD 卡的情况下,很难把游戏截图「弄」出来。官方推荐的上传到 Nintendo App 需要特别的网络,这个要付费,而且国区 Apple ID 是下载不到这个 App 的。不止于此,任天堂还加大了难度,取消了之前 Switch 1 代里支持的局域网分享功能,而如果换个思路,拷贝到电脑,首先需要一台 Windows 电脑,其次是一根可以被 Switch 认可的 USB-C 的线,我试了好几根线,似乎这台「Switch 2」都不搭理。

另一个是,容易误触的实体聊天按钮。这个功能,在国内我完全没有想用的欲望,但恰恰这个既有实体按键,就在离 Home 键很近的地方,还在主机的首屏按钮中排在第二,无法移除或者关闭。

让我慢慢适应它吧……

游戏时刻分享(有剧透)

以下百分百涉及剧透,计划玩《咚奇刚》的朋友谨慎往下阅读哦。

image.png

老实说,整个游戏的时长,应该是高于之前的马力欧惊奇和马力欧奥德赛的,玩到最后结局的时候甚至有点累了。

image.png

之前提到游戏里有个会掉帧的场景,也是整个游戏里我最讨厌的 Boss,放个 Boss 的图片在下面。我遵守官方的引导,不断使用新学的技能,蕉力全开·大象,始终无法搞定,而且还会在出现满屏的小章鱼的时候,游戏卡死两三秒,最后在不鸟官方的引导之后,很容易就通过了关卡……

image.png

另外,我有点不太喜欢此次结局的处理,打倒了社长博伊德,本以为要结束了,没想到才蹦出了真正的反派,那只鳄鱼。而当我们再次打倒了鳄鱼已经出字幕,我也去上厕所了,老婆突然提醒我,「我」在被打,诧异至极,没搞懂这个反派是怎么复活的,莫名其妙又多了一个很长的关卡。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不过,这个游戏有一个值得表扬的地方是,即使通关了,也还可以继续,而不是强行开启新的周目或者退到打最终 Boss 之前,这样我们可以带着宝琳继续挑战新的任务,或者持续搜集游戏里的香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