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评价:★★★★★
这是 2024 年读完的第 22 本书,又是插科打诨看完的,感觉可以算得上书单的前几名。
本来我对一个老外去写中国的经历有很大的怀疑,我已经想好理由了,文化不通,隔靴搔痒,纸上谈兵,但是看完之后越发觉得,一个局外人远比身在其中看得更透彻,不论是长城自驾游、北京郊外的农村、还是温州制造业的故事,对剧变时期(2006 年左右)很多中国现象的总结真的是入木三分的存在。作者也几乎是与被写对象生活在一块,上一本类似的书还是英国厨子扶霞的《鱼翅与花椒》。
现在,我承认,身在其中真不是一个优势,反而自带盲区,我们很容易忽视周边习惯性的一切。而我最佩服作者的一点,极其较真,很多小的事情,比如一些不起眼的照片,会真的去查究清楚。这让我能切身感受到作者身上的直率和坦诚,加上很多突然而至的幽默,太适合慢慢读下去了。
本书写的是 2006 年左右的中国,恰逢我的义务教育时期,虽然没有写到我的老家,但我已经感受到那种熟悉而陌生的年代感,读起来满足了极大的好奇心。
我决定去看作者关于当代中国的另外两本书《消失的江城》、《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