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清迈…
但当我尝试去转述这个城市的印象时,有些矛盾。它既是一个国际化都市,各种肤色的人随处可见,又得见它的乡土气息,成群的摩托大军,低矮的房屋,没有多少的高楼,甚至不如老家五六线小城的道路基建。
另一种不解是,作为泰国文化意义上的第二大城市,交通拥挤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古城四周,但却少见行车鸣笛,偶尔的「滴滴」也是轻促出现,又迅速安静,冥冥中不太合常理。
还有一个肉眼可见的诡异,整个城市里绿叶子店稀疏平常,但又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禁烟,包括电子烟和绿叶子,怪哉怪哉。
在沉浸式感受到这些矛盾之前,清迈其实已经在我的各种社交媒体时间线上出现了无数次。它属于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的圣地,但我对它的认知很模糊,只道是泰国的一个城市,去之前连方位都不明确,而这次的肉身到访也算补齐了这块的世界观:
- 清迈是泰国西北部的城市,群山环绕,靠近缅甸,司机说开车六个小时就可以到;
- 气候分为凉季、热季和这次我们去的雨季,所以,这个季节短时下雨常常有,各处河道也是应季的泥黄色;
- 整个城市围绕清迈古城分布,想去什么地方,基本就是以古城为参照物,不过,虽说是古城,却不是刻板印象里的仿古风,最多算是城墙片段围起来的区域,古城内外差别不算大;
- 寺庙多如牛毛,这应该是整个泰国的特色,一开始我们还会打开谷歌地图看看路过的寺庙名字,后来也就司空见惯了;
安全是第一个命题
当我们与父母提及此次泰国行程时,妈妈直接表达了担忧,甚至委婉建议换个行程,作为从不听父母话的人,直接拒绝了。
以我们对诈骗园区的有限理解,不占小便宜也不相信天降馅饼,基本可以杜绝大部分可能的诈骗诱惑。而在清迈的真实境遇,其实让我有点惊讶这个城市的安全感,即使是深夜也可以看到独行的女性。后来,当我们骑车路过乡村集市时,自行车没有上锁,直接停在路边,我们在那儿面面相觑,向导不以为然。
唯一要纠结的安全就剩过马路了,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来说,这是个不小的心理挑战,因为红绿灯不多,又是飞快的摩托车大军。
没想到的关联:邓丽君
已经不记得从何处看到的信息,当我不知以什么角度向父母介绍这座城时,偶然看了邓丽君的故事,这是一个悲伤的往事,1995 年,因哮喘病突发,抢救不及时,她在这个城市病逝,这是妈妈最爱的歌手了,就这样,这个城市多了一个锚定物,突然与远处的人产生了关联。
之后,我们特意去吃了据说是邓丽君生前最爱的泰北咖喱面(Kao Soy),大概的做法是在椰浆咖喱里面分别放入炸过和煮过的鸡蛋面,一种面条两样口味,再配上其他香料和配菜,我们越来越喜欢这种浓郁的泰式椰浆咖喱味儿了。
后来还发现,邓丽君生前居住过的酒店房间被原样保留了下来,现在是 IHG 洲际酒店的一个下午茶观光项目,不过,这次时间不够,就留作遗憾了。
粘粘瀑布,应该念 Zhan 吧
在清迈正式的第一天,我们预订了小红书上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粘粘(nian)瀑布,这是此行老婆的最大心愿,其实就是落差较大的溪水洗刷出的乳白色石头水道,游客们可以从底部一直逆着水流爬上去,一半玩水,一半攀爬,但我觉得应该念 zhan zhan 瀑布, nian 的读音有很大的误导,与直觉相反,瀑布本身并不滑。而且,本地泰国人在介绍的时候,喜欢用 Sticky waterfall 的英文名,可以窥见其中的意味。
虽说是预订,其实我们也只是包了车,清迈附近大部分的景点都是免费的,你如果有个摩托车,甚至可以完全免费游玩。
咖啡厅里的大象
预订粘粘瀑布包车时,必需选定额外的地方,我们随缘加了一个大象咖啡厅,这里不可以骑象,只能喂食,或是轻度的互动,所有的花费只有你可选的大象食物,一篮甘蔗,20 泰铢,也可以不买,看别人喂食同样是可行的。
喂食氛围很好,我们又买了一筐甘蔗,趁着大象卷甘蔗,快速摸了一把大象的鼻子,与想象中不一样,这鼻子太扎了,像是摸到了毛刷,无法理解会有人把象鼻子搂在怀里的做法,还是远观吧。
夜市,和更多的夜市
说到美食,我有一个暴论,清迈整座城都好吃,不是那种艳惊四座的美味,而是每个菜吃起来都挺上口,夜市尤为丰富。
到达的第二天是周日,自然不能错过清迈最热闹的周日夜市,从古城的塔佩门开始一直纵向延伸到另一头,只在周日晚上开放,夜市主道上是各种本地的小商品售卖,每个横向的巷子里又会是单独的小型美食广场。
饿着肚子去逛是最舒服的,清迈的食物分量都不大,当然,也不贵,各种小吃可以尝一遍,等折返一趟就茶足饭饱了。时间安排上,建议下午五点多抵达,这样可以先去塔佩门逛一下,不过,别折腾鸽子了,那里一直都可以听到摄影师在「怒吼」鸽子拍摄的声音。
六点一到,大喇叭会准时响起,很奇特的场景,所有交易会暂停,驻足等待,奏泰国国歌,这个过程持续大概 30 秒左右,算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如果错过周日夜市,完全不用担心,这个城市除了寺庙,夜市也是不缺的。在 Changklan Rd 这条路上,靠近古城的路段,有一个夜市群,每天晚上都开放。主路是小商品售卖,每个拐进去的地方都会藏着另外的美食广场,多半还会有表演,足够惬意的话,带上朋友,点上一杯酒,边喝边闲聊,一杯 50 铢。
晨跑一下清迈大学
跑步和骑行已经成为我们旅行中的一种固定探索形式,既能体验户外,也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出行。
但清迈城区的交通让我们差点放弃这个念头,没有人行道,甚至,路上少见走路的本地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共用一条车道。
最后,我们是在地图上找到了靠近素贴山的清迈大学,没有比校园更安静的地方了。一块相对隔绝的区域,绕校区一周,包括静心湖,七公里左右,雨季的氛围也很容易感受到,多云与小雨一直在切换,秉持着,小雨怡情,大雨解放天性,就忽略它了。
校园在素贴山脚下,整个远处背景都是雨林环绕,即使不是流水的镜心湖也依然是同款泥黄色。
骑行游览泰国农村
跑步的能力有限,不敢奢望长途,也就寄希望于骑行来探索更多的清迈了,我在小红书和国内旅游平台上搜寻了诸多骑行帖子,都是环素贴山的 90 公里,难度过大,还有爬坡。后来,偶然在 Google Map 上看到了只提供英文与泰语服务的乡村休闲骑,外加穿梭雨林的皮划艇之旅。作为没苦硬吃的代表,果断参加了,这大概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向导带着我们先抵达了清迈的蓝庙(一座寺庙),参观完毕之后就开始在乡村、稻田、集市之间骑车穿行,中途还安排了在本地农贸集市的快捷午餐。15 公里骑行结束后,就是 7 公里左右的雨林皮划艇,那一天是幸运的,全程晴朗,天公作美。
清迈便宜吗?
这是之前社交媒体里提到的清迈最大特点,也是我的到访前的最大疑问之一。
整体来说,确实。
最直观的感受是,楼下夜市的牛肉粉 10 块钱人民币一碗,吃饱饭还是很有性价比的。但,不是所有的都便宜,而且以我们的购买力,还没有到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价格碾压,这里更羡慕挣英镑和美刀的老外,那才是真的白菜价就可以生活的感受。
好吃的龙贡
当我想为这篇文章收尾时,想到了这个正是当季的水果,LongGong(龙贡),作为 One more thing,一定要介绍一下。如果你也是八九月到访,非常建议在当地购买。外观如龙眼,但吃起来像是微型山竹,国内也可以买到,只是价格不如清迈吃得自如放肆。
再来清迈
当所有的行程结束,回顾这趟清迈之旅,矛盾依然存在,就像许多人说的,清迈更适合长期旅居而非短暂旅行,这点我深表认同。但即使作为一个过客,这座城市也向我展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放松。
让人恣意的价格,少有什么价格刺客,都不贵,在夜市里点了一杯啤酒,50 铢,可以坐一晚上。还有总是禁烟的公共场合,没了二手烟,可能的聒噪少了一半。
说到底,我应该会再次来到清迈,只是,下一次,我想住两个月,准备一个 Line 账号,多加一些本地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