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在跨年前写完这篇年终盘点,奈何在南京跨年,酒吧没有我的位置,陪一只狗在路边待了许久。期间,在朋友家写了一会儿,在手机上写了一会儿,又在酒店继续写,直到年后也没有真正写完。
为了省事,我已经把每年的年度软硬件盘点、定期的 Recap(回顾系列)以及 2023 年度复盘合在了一起。人懒了之后,果然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
当我尝试回顾这一年,记忆始终有些嘈杂,至少,五月之前的记忆已变得模糊,好在有相册时间线和之前码出来的一些文章帮助回忆。
另外,网上闲逛时偶遇了推特上网友分享的某大神每年问自己的 40 个问题,《40 questions to ask yourself every year 》。边回忆边回答,非常推荐。回顾与盘点的意义在于"存档",就当做写给未来的自己,等到回溯时不至于混沌一片。

让我用这 40 个问题的最后一个来开始:如何用一句话总结你的这一年?

💡 未读万卷书,但行万里路。

江浙沪包游:延伸到 2024 的主题

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离开杭州,但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探索,贯穿整个 2023。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会继续。去年一整年,一次 3000 多公里的华南自驾,好几趟往返湖北老家的长途,以及环杭州与太湖的各种短途旅行。以高德年度记录来看,2023 年总共穿行了 57 个城市。

高德地图年度记录

不过,在我的滴答清单里,“想去的地方"还有许多江浙沪的地方有待探索,其实也不需要那种震撼心灵的景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不同韵味,或景致或文化,当个观察者,肉身体验其中的不同。

旅行清单

个体的自由,与不太好的大时代

不管有多少祝福语,从心里来讲,我依然不看好新的一年,2023 年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收紧,各方面都在压缩,越来越多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看的"规定”。
不过,暂时还无法也不想肉身出去,只希望可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由之地。而与精神自由一起的,是拥有辨别是非真假的逻辑思考能力,非人云亦云,打破心里那堵墙。

坚持码字,记录所思与所想

2023 年写过的文字很难统计,既有长篇大论,也有短小推文,还有很多书影音和游戏的野生笔记都分享了出来。这一年也是我自己公开内容最多的一年,当然,这是从直觉上的判断。

码字有两个思路:

一个是"Build life in public",把更多的内容分享出来,既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也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连接,反过来,以分享为目标,虽不是全部,但也大幅促进记录本身,诸如那句名言,“没有记录也就没有发生”。

另一个是"Writing is thinking",有很多想法的确是幸运的,但也只是幸运的开始。想法只能算是一个引线,想法背后的动机和逻辑性是需要梳理和跟进的,有时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点子,真正写下来,放在"砧板"上,也就不一样了,这之后大多数想法都会在甄别后舍弃掉,少部分值得给周边的朋友讲一讲,然后获得启发来继续完善。

分享那些 2023 值得上榜的好物

年度游戏

对于游戏而言,2023 真的是一个值得玩家欢呼的一年,大作频出,卷出了天际。即使作为一个非重度玩家,我也感受到了游戏厂商的满满诚意,奈何分身乏术,只能一部一部玩。

  •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游记(涉及剧透) :尽管很多人转身去了博德之门3,我依然最喜欢王国之泪,最自由的开放世界游戏,没有之一,时不时都想回海拉鲁大陆闲逛一下。
  • 漫威蜘蛛侠 2 :未曾想到这个会超越《巫师3》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但动作实在太炫酷了,长达 28 小时的电影之旅,让人心潮澎湃。
  • 巫师3 :这是一个老游戏,在两度放弃之后,终于在今年的 Steam Deck 上玩完了,本体和 DLC 的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让人意犹未尽。
  • 战神之诸神黄昏 :一部稳定发挥的续作,虽然没有太多惊喜,但是,一贯的高水准已经足够,而且,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年度游戏

年度影视剧

《万神殿 第二季》 :这是一部动画,本来以为只是像第一季里对 AI 的探讨,而且第二季差点夭折。没想到后半段直接升华了,立意比看过的《拾荒者统治》高很多了。

万神殿第二季

年度书籍

《The Mom test》 :这是一本在另外的书籍里看到的引用,没想到书籍不厚,没有中文版,只是阐述如何与用户沟通,但意外得有用,超越《马斯克传》对我的意义,读后笔记正在排队中。

The Mom test

年度旅行地

  • 超过 3200 公里的华南自驾,写一写感受 :华南的自驾让我有信心跑更远的长途了。
  • 千岛湖的意外之旅:这是一个没有在推特上分享过的地点,在4月的千岛湖骑行结束之后,开车随意闲逛偶然发现的一片河床,就是那种想象中的河床,绿意盎然,静谧惬意,虽不知名但印象深刻。

千岛湖河床

年度软件

  • ChatGPT 与 AI:2023 年也是 AI 与 AI 的应用真正爆发的一年,AI 已经让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我不知道 AI 是否真的改变了世界,但真真切切改变了我。对于日常生活中的 Desk Research、文本翻译、代码编程有极大的帮助,是的,感谢 AI,我已经可以读懂和写 Swift 代码了,目前还在入门中。我也尝试过让 AI 帮助我写文章,虽然写的文章很快也很正确,但真的很乏味,放弃了。

  • Whimsical :目前最满足我工作的 Visual Thinking 工具,不管是普通文档、思维导图、流程图、原型图,都可以在其完成,还可以互相引用,已经替代了 Notion、Craft、Figma、幕布作为个人知识库的构建,仅将 Notion 用作个人博客的搭建。在我的待办里,我会用 Whimsical 写一篇 Whimsical 的介绍,还在排队中。

  • 滴答清单 :兜兜转转,我从 Things3 回到了滴答清单,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任务管理工具,也是最佳干活伴侣。列个任务清单,打开自带的番茄钟,逐个划掉任务,还可以作为日常工作的日志,随时回溯。

  • 沉浸式翻译 :这是一个浏览器插件,可以使用 Google 翻译、微软翻译或者 ChatGPT。完全超越了之前提到过的彩云小译,不管是英文网页阅读,YouTube 字幕、Epub 文件,都是效果极佳,让我再次相信,世界是平的。

  • QuantumultX:科学上网的工具有很多,我只是选择一个来深耕,而 QuantumultX 也是最具性价比的工具之一,也是精神自由的基建之一。 《最简约的科学上网方案:Quantumlt X》

年度软件

年度硬件

  • 索尼头戴耳机 XM5:不管是居家、办公室,还是在旅途中,只要戴上耳机,就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最佳生产力工具伴侣。

  • Steam Deck:有了 Steam Deck,好多游戏突然变得可以玩了,随时随地进入游戏世界,比如《巫师3》,在车里,在酒店里,在酒吧,都可以。 发布一年多,终于入手了 Steam Deck

  • 米家扫拖机器人 1S:一开始忘记在这里列举它,完全是因为它只是默默付出,已经为我们家打扫了 130 多次,每周换一次水并清洁一下污水。虽然,它无法覆盖所有的范围,但确实已经大幅提升家里的整洁度,尤其是地面的落灰和猫毛。

  • 极空间 Nas:去年的玩物志里已经提过它,但是 Nas 在日常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所有影视剧基本都是下载下来观看的,尤其是上了 4K 电视之后,蓝光 4K 资源越来越多,断网也不担心。最近,我把听歌也搬到了 Nas,网络环境越来越差了,总是有越来越多看不到的内容或者突然消失的歌曲。 Nas 私有云:真国内观影必备

年度硬件

最后

关于软硬件的工具盘点,其实我一直有维护自己的工具包,放在 Whimsical 里。

https://whimsical.com/joe-s3pm6mwq1RT6jF3WFmT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