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新年快乐,2022年辛苦了

这是动荡但也还是足够有趣的一年,以后有兴致了再单独码字聊一聊这个。

玩物志就是,希望每年都可以盘点一下这一年让我印象深刻抑或改变生活的软件与硬件,均为纯主观看法,仅供消遣,不能当真。

软件部分

Evernote:随身资料包

因为2022年11月份出国了一次,对离线的感受更加深切,有大量的行程单、票据和证件需要在无网络或者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访问。不管是 Craft 还是 Notion,其自带的同步服务基本都不支持手机甚至电脑上真正的离线内容访问,这让我再次激活了我的 Evernote 账户。从功能定位上,Evernote 仍然是一款绝佳的资料存储工具,有真正的离线数据,成熟的账户安全机制,实用性和私密性足够。

Evernote 界面截图

Things3:我的好奇清单

The all-new Things. Your to-do list for Mac & iOS

Things3 依然是今年最坚挺也最刷存在感的软件,尝试过用各种 App 替代它,但恰到好处的交互和柔和的截止日期功能,用起来有着极低的心智负担,即使有着明显的缺点,比如不支持图片或者附件的保存,但挡不住简单易用。

任务管理软件最大的作用在于,持续保持生活的目标感,始终都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哪怕是想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查阅一篇文章、玩某个游戏,抑或探索一个主题、旅行一个地方、深思一个问题,等等,都会可以视作一个待办,不做也没关系,有想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目标感,随时可以开启。

Things3 任务列表

Spotify:一种听歌的自由

Spotify - Web Player: Music for everyone

今年将音乐软件切到了 Spotify,实在不想有些歌手,听着听着就没了,而且 Spotify 几乎支持包括 PS5 在内的所有设备,跨设备之间还可以连接控制。但最大的惊喜还是听不完的高质量精选歌单,可以收获很多预期之外的歌曲,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听见不同」吧,并且,Spotify 也可以订阅播客,省掉一个 App。

不过,在国内不是很推荐 Spotify,不付费的话,在国内就是跨境听歌,只有15天左右的免费。

Spotify 界面

Forest:一个番茄钟的专注时间

这个只是我找到的契合我自己的,快速开始一件事情的简单方法。如果想做某个事情,给自己30分钟专注时间(1个番茄钟),如果不够,再来一个。30分钟不多也不少,不会有难度,但也可以推进任务的进度。

不过,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专注时长可以积累,每一次累积都是种一棵树,直到种出一片树林,甚至可以在积分达到2500之后种出一颗真正的树,由官方完成,就像一场简单的升级游戏,每一次专注都有收获,即使任务并没有完成。

Forest 应用界面

Figma:设计与创意白板工具

Figma: the collaborative interface design tool.

虽然 Figma 是专门给视觉或者交互设计师用的作图工具,但是对于产品原型设计和日常想法梳理,也是不错的。当我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会开一个白板,试着跟着思路画一画,想法可以发散也可以快速收敛到具体的原型图上。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Figma 免费版本完全够用,省了之前用 Miro (国外著名白板工具)的1000多块钱,还比 Miro 性能更好。

Figma 设计界面

硬件部分

14 寸 MacBook:「随身」生产力工具

即使画图是日常工作的常态,但我依然认为 iPad 只是偶尔一用的创意工具,MacBook 才是真生产力。之前工作一直是标配16寸,太重也太大了,需要双肩包,而选择13寸又太小,14寸刚刚好,一个斜挎包就可以背着走了,带上上面的所有软件,真养家糊口的生产力工具。

特斯拉 Model Y:哈尔的移动城堡

对比普通燃油车,新能源车就是一个大号的电子设备,跟手机一样,用一用然后充个电,装个软件,更个新。

以前曾认为,想出去就租车,不一定要买车,但有时候,出行计划走到租车这一步就耗费了大部分的精力,甚至还有一次,认认真真做好计划租车后,在取车时却遇到没车的情况,不得以最后取消了出行。

有车之后的另一个变化,出行从被动变成主动,之前那些打车不划算但又不值得专门计划一天租车前往的地方,可能一时兴起就开车去溜达完了,比如杭州的塘西古镇,某个下班的晚上直接开过去就逛完了。

车作为实质意义上的第二空间,我们甚至在车上配置了随时可以去露营的全套装备,以及持续增加的周边旅行清单,希望2023年可以继续完成江浙沪包邮区的开车抵达。

特斯拉 Model Y

极空间 Nas:个人影视站点

极空间官网-科技保存美好生活

不得不说,对国内的观影环境几乎是负信任度了,2022年尤甚。

各大视频 App 上线各种阉割版特供版,而曾经推荐的网盘观影方式,我发现百度网盘里存的美剧莫名少了一半,我用阿里云盘离线下载的电影居然在飞机上无法离线播放,原因是因为没有网,而夸克网盘的资源投屏到电视上会大幅降低清晰度。

买 Nas 的最大目的是构建属于自己的影视库,不用担心空间存储的问题,一个人观看的体量其实是有限的,这么多年,我的豆瓣标记看过的影视剧大概700部左右。

Nas 基本都是支持外网穿透的,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家以外的地方,也可以远程登录来观影,比如车里、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等等,观看进度可以同步,而且会自动识别下载的资源信息。

当然后来,Nas 不止是观影,我把笔记软件 Craft 的数据,以及文件管理软件 DEVONthink 的数据,手机相册数据都备份托管到了 Nas 里,以前斤斤计较的多少 GB 的空间,在 TB 存储单位下基本是肆无忌惮。

这里不争论哪款 Nas 的优劣,都差不多,我不喜欢太折腾,所以暂时先不考虑群辉,而选了极空间 Z4。

极空间 NAS

大疆无人机:继续开启的上帝视角

即使是疫情,出行依然是2022的主旋律,所以,无人机还是随身带上,有了车之后,无人机基本就放在车上,并配备了专门的车载充电器,有好的风景,随时可以起飞。

这一年里最喜欢的功能还是无人机的全景拍照,可以360度拍照并生成一个真正的高空全景图片,不过,一般的相册是无法识别全景的,Google 相册可以,以下是分享的一些。

随身电风扇:夏日最佳伴侣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2022年的夏天太印象深刻,绝对是噩梦一样,而在噩梦一样的天气里出行,随身电风扇绝对是最佳伴侣,甚至可以「救命」,它可以充电后续航8个小时,也可以接电一直使用,还可以收纳在很小的斜挎包里,无感便携。

随身电风扇